查看原文
其他

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教授来校做讲座

诗与远方
记谢有顺教授《诗歌里的中国》讲座

        2016年3月18日下午14:30到16:10,第十届华南师大附中中华传统文化节在东阶梯课室举行开幕式。学校特别邀请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担任开幕式主题讲座嘉宾,讲座主题是《诗歌里的中国》。讲座由李璧亮书记主持,书记对谢有顺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谢有顺教授的学术成就。        高二年级全体学生、部分高一学生、语文科老师、闻讯赶来的校内其他科老师参与了这次讲座。        谢有顺教授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,“长江学者”,博导,省作协副主席,2010年被达沃斯论坛评为“全球青年领袖”。他的思想新锐,见解独到,深入浅出,风趣幽默。
        讲座伊始,谢有顺教授引入了“诗歌中国”的概念。中国自古以来有以文治国的传统,而诗歌又在“文”中占有中心地位,中国的诗歌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意义,具有塑造人的情怀的作用。每次经历自然灾害,往往出现叙述灾难的诗歌,诗歌由此具有了宗教式的抚慰人心的作用。而与信仰宗教的国家的人不同,中国人在取名时,往往以名字是否有诗意、有出处、有用典等文学标准评价取名水准的高下。
        谢有顺教授指出,中国人人生的终极追求是审美的、艺术的,而文学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人生,不了解中国的文学、中国的诗歌,就无法了解中国文化、无法了解中国人。在中国传统文学中,诗文之所以比小说、戏曲等叙事文体地位更高,便是因为从诗文中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旨趣、情怀、追求,而叙事文体讲述他人的故事,看不出作者本人的情怀与抱负。古代人不为自己作传,而他们的诗歌即是自传。谢有顺教授以陆游的“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”与王维的“雨中山果落,灯下草虫鸣”进行对比,指出前者未见个人体验、情怀而后者能见性情,因而后者更高一筹。谢有顺教授认为,诗歌为中国人提供一种普遍的价值观,诗即是国人的宗教。
        接着,谢有顺教授指出,中国人具有重经验、感觉、情感的特点,而中国诗歌中体现了一个“情意中国”,非但对人,对万事万物也皆有情。如古诗中经常出现的“水”“月”等物,常常被人格化、情意化,而人与物也往往有情意的交流。而古代诗歌之所以成就甚高,是因为诗歌进入了人的日常生活,人的价值观与精神均为诗歌所塑造。五四时期旧体诗被猛烈抨击,深层原因是诗歌趋于僵化,人逐渐为格律所束缚,无法以诗歌为个人情怀胸襟的载体,诗歌流于清玩,成为一种虚假性的写作。因此,新诗革命不仅是对语言、形式的革命,更是针对灵魂的革命,其目的在于重新找回青春中国的形象。在古典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化的过程中,新诗具有重大意义。诗歌的变化,体现了中国人价值、灵魂的变化,而新诗的晦涩难懂,实质上也是现代人心灵日趋精细的结果。
        谢有顺教授认为,诗歌位于文学的金字塔尖,一个国家对诗歌、诗人的态度即是一个国家对文化的态度。当前社会,诗歌依然是抒情的最佳方式,凝练着中国人对人生最好的认识,古今诗歌中也存在着一种情怀的传承。在教育领域,诗歌也可以培养对心灵的精微观察与体验能力。没有文学参与的民族复兴是不可想象的,在个人层面,诗歌也可以达到培养情怀、超越俗世的目的。从诗歌切入,可以看到中国独有的价值观。而身处当今时代,也有必要多一分诗心,多一点关乎自然、星空与远方的情怀。
        在互动环节中,谢有顺教授一一解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,进行了良好的互动。讲座在在场师生温馨氛围中落下帷幕。课后,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就相关感兴趣的问题请教谢教授,教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。(供稿:黄胜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